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合肥研究院发表催化敏感电子器件研究综述文章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合肥研究院发表催化敏感电子器件研究综述文章

摘要: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学习院智能机械学习所刘锦淮和黄行九课题组副学习员刘金云、学习员孟凡利等在国际期刊催化剂(Catalysts)发表催化敏感电子器件学习的特邀综述文章Catalysis-Based Cataluminescent ...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学习院智能机械学习所刘锦淮和黄行九课题组副学习员刘金云、学习员孟凡利等在国际期刊催化剂(Catalysts)发表催化敏感电子器件学习的特邀综述文章Catalysis-Based Cataluminescent and Conductometric Gas Sensors: Sensing Nanomaterials, Mechanism,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Catalysts 2016, 6, 210; doi:10.3390/catal6120210)。
  气体检测在工业制造和环境检测中变得日益紧迫和重要,基于催化-传感机制的气体传感器在气体检测方面是极具代表性的电子器件。刘金云等对纳米材料的传感检测机制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且前瞻性地提出了基于催化机制的气体传感器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文章还着重介绍了两种典型的催化型气体传感器:基于光学信号获取的催化发光传感器和基于电学信号采集的电导型传感器。结合国内外学习前沿,对催化发光传感器在检测不同气体(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的应用,以及对电导型传感器的贵金属修饰和小尺寸催化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于未来传感器的学习方向,该综述指出,一直以来科学界和工业界对高灵敏和高选择性传感器高度渴望。在此背景下,相较于单组分敏感材料,学习表明掺杂或复合材料可以表现出极大增强的敏感性能和良好的选择性。文章认为,研制复合材料(例如石墨烯/敏感纳米材料的复合物)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方向。另外,关于检测系统,研发催化型传感器阵列,例如电子鼻,在有效地识别多组分气体方面优势明显,也是检测系统集成的主要方向。
  该学习工作得到国家重大科学学习计划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论文链接

  图1 催化发光气体传感器的传感机制示意图

  图2 基于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的电导型敏感纳米材料制备原理图
  来源:合肥物质科学学习院  编辑:叶瑞优合肥研究院发表催化敏感电子器件研究综述文章  |  责任编辑:晓木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