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我的科普理念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我的科普理念

摘要:   个人爱好,以前写过一点有关于癌症的科普文章。在与读者和朋友的交流当中,我发现很多朋友要么对癌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所知甚少,甚至是错误的,要么容易激动于癌症治疗的最新进展,对某些新的药物或者治疗方法产 ...

  个人爱好,以前写过一点有关于癌症的科普文章。在与读者和朋友的交流当中,我发现很多朋友要么对癌症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所知甚少,甚至是错误的,要么容易激动于癌症治疗的最新进展,对某些新的药物或者治疗方法产生过高的期待,以为攻克癌症近在眼前,其结果就是:或者容易上当受骗,或者在面对一个个失败的病例的时候,埋怨甚至愤怒于医生的无能。
  我的个人感觉,现在很多针对疾病,包括关于癌症的科普文章,大都属于科学报道性质,或者过度追逐某个学习领域的最新学习进展,文章本身虽然没有传达错误信息,但如果读者对癌症生物学的背景知识有限,便会很容易产生误解——当然,这些文章的读者可能大多属于专业人士。
  基于自身的知识背景,在我构想的科普写作当中,其内容将主要关注于和癌症密切相关的一些生物学基本问题。或许,当一个人对这些基本的生物学问题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之后,再回过头来关注癌症治疗的新理念,或者癌症治疗的新药物的时候,会有更准确和客观的理解吧。所以,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我们需要的科普文章:
  1)将不会重点关注得了什么癌症要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我认为,作为非临床医生的科普作者讨论类似的问题是很危险的——临床与基础学习的不同,实验室基础医学学习成果虽然最终都希望能够指导研发新的治疗方法,但想要在临床得到很好的效果,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量;而且由于病人的复杂性,医生在面对病人的时候所做出的治疗决定,也不是一个长久身处实验室的基础学习者所能很好洞察的。所以我总是避免触及这样的问题,在有朋友向我咨询癌症病情和治疗方法的时候,我总是推荐我认识的医生为他们解答,因为我知道我只能针对癌症的生物医学局部“夸夸其谈”,而对于治疗病患,天天跟患者打交道的医生才有发言权。
  2)将不会刻意关注癌症领域的最新学习进展。前面也提到,向不具备基本的癌症生物学知识的读者讲述癌症某个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可能并不会产生多大的益处,相反可能会给他们一个盲目悲观或者盲目乐观的假象。科普中当然需要涉及到很多最新的学习进展,但这些内容应该主要为了帮助阐述所讨论的相关癌症生物医学基本问题,帮助读者更深入的理解这些基本问题,而不单单是为了发布“学习成果展”。
  3)将避免仅仅成为已有科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应该基于科学事实,加入一些作者自己的科学认识,和在人文和哲学层面的思考,目的是能够抛砖引玉,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讨论。某些关于癌症的科普文章所讲的知识,其实都只是生物学教科书的一些简单重复。如果我们的科普只是知识的罗列,那永远都只会停留在“十万个为什么”的水平(如果读者是儿童,当然没有问题)。当然,尽量准确和全面的了解相关的知识对问题的理解的确很重要,但科普不应仅限于此。我认为,这也是我们的科普与某些英文高水平科普的区别。很多著名的生物医学类科普书籍,包括自私的基因、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以及癌症:进化的遗产等,其过人之处绝不是因为其中论证的知识更加全面和准确,而是当中所传达出来的作者在科学、人文和哲学层面,基于科学证据所做的思考和形成的理念,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毕竟,科学不是目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科普领域最为人津津乐道话题大多集中在天文学、进化论以及人工智能,因为这些方面的内容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想象,而不是这些科学知识本身更高级,或对我们更有用。
  我知道,要做到以上这些,很难。
  但仍以此自勉!
我的科普理念  |  责任编辑:虫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