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花朵
发表于 2017-8-22 10:55
查看: 103095|回复: 5|
科研得不到资助,首先损害的是申请者本人,也许这对他很重要。也有申请者对之没那么狂热。
如果一个有潜力的申请者长期得不到资助,可能损害的就是国家。
一个申请书不应在科研资助申请中占有那么大位置,我更关注申请者一惯的科研执着、科研状态、科研操守和优良的科研产出,而不会对一个申请书抠字眼、从书写文字和疏忽中找毛病。信任他,就给他。
反之,一个申请者无良好科研记录,无正儿八经科研产出,即使申请书写得最光溜,又有何意义?
花那么多时间请人打磨出来的申请书能代表什么-申请者科研能力、科研操守、科研承诺?
不看申请书,看申请者本人。
太了解一个人,会毫不犹豫建议资助他。
不给资助,损害了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