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熬过审稿人的切磋琢磨,论文也能蜕变?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熬过审稿人的切磋琢磨,论文也能蜕变?

跳转到指定楼层
从二战后期开始,论文发表前的同行评议制度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这样的制度为保证论文质量、促进同行间的互相监督和交流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然而近年来,这一制度也屡遭质疑,没有严格同行评议的arXiv及类似预印本网站纷纷上线,并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

本周,科研圈通过互动栏目“来聊”征集到了许多年轻学者的论文投稿经验。从这些体验之中,我们也恰恰可以感受到同行评议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在大多数情况下,按照评审人的几番意见进行修改之后,最终版的论文确实会比初稿更加完善。这正是同行评议制度的初衷:

魏:第一篇SCI投的是PLA,从投稿到返回审稿意见两周左右,用了一个半月时间修改,重新投稿后不到一周接收,但要求改进英语写作,修改英语又用了半个月,前后共用了三个月。

大大河:16年6月硕士毕业。论文15年8月初投,一个月后收到拒稿;重新修改并增加实验,15年12月中旬再投,三天后收到“不适合杂志读者群”邮件再次被拒;马上转投另一杂志,三个月零一天后收到修改意见,10天后提交修改稿,5天后收到接收邮件,4天后在线。

王树超:做眼科基础研究,把硕士的东西投到眼科基础第一的IOVS,审了俩月,俩审稿人的意见不多,编辑以无动物实验和图片质量差拒稿,继续投第二的EER,编辑审稿一个月后、无外审,我发邮件询问,直接被拒了,理由细胞损伤模型不正确、虽然很多人这样做,改投plos one,先要求润色,润回后邀请编辑又半个月了……到现在半年了,并没有实质性的审稿意见,也就是还在漫无目的的改投中。。。

另一方面,则是同行评议流程缓慢、效率低下的许多抱怨:

好宝爸爸:等了半年,被拒。中间也不敢催主编。谁让咱们上杆子给人家期刊投稿呢?

RichardLee:曾经审稿8个月,结果说与期刊不符!

这样的低效率不仅仅为年轻学者个人的学术生涯发展带来了阻碍,也使学术成果的尽快公开、尽早接受关注和讨论变得困难。预印本网站的出现,正是针对了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这堵“时间墙”,给学术成果赋予更多自由。

除了“慢”,还有种种“暗箱积弊”。审稿人有权提出奇葩要求,审稿和接收过程也可能受到操控:

薄荷:投的数学的sci,反馈意见只有一个,就是把审稿人的提供的参考文献全部添加到文献里面(10篇,还都是同一个作者),然后修改完就接收了。前后一共半年。

匿名:如果向上级报告"我有病"以及有伙伴帮你一起撕逼,发个顶级期刊也就是动动嘴皮的工作,完全不费事,亲身观察100%有效。 (国内新科大牛实验室的真实事件)

从制度上思考,除了来自预印本期刊的外部压力,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同行评议制度的内部完善得到改进。期刊和编辑可以加强对投稿进程的流程管理,并在审稿人选择上更加慎重和公正。

然而这些,似乎并不是普通科研人员所能参与改变的。我们只能继续散步在投稿和等待评审意见的路上,同时期待着研究中那些一闪而过的来自“科学”的惊喜。

刘庆:投了4篇,接收快慢由2个月到半年不等。熬吧。。过去就好了。

于钱米(Rice):14个月以前就开始投,换了两个期刊,到现在还没有成功,继续坚持!屡败屡战!

快乐猪猪:最短3个月,最长一年,编辑拒我千百遍,我待编辑如初恋

Warship:本人澳洲某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页岩气藏的多尺度数值模拟,马上要提交博士论文了。自己也不是什么学术大牛,三年半期间一作发表了四篇二区加上一篇在审。第一篇review文章从写到发花了一年半。曾在美国交换半年,由于遇到了比较好的课题组和导师,期间发了两篇。希望在博士毕业以后能够找到一个做科研的世外桃源,可以不用去在意发文章的快慢与多少,沉下心来,好好做一些基础研究。
(科研圈)

熬过审稿人的切磋琢磨,论文也能蜕变?
LZ真是人才
好帖就是要顶
很不错的帖子,学习了~谢谢分享
好帖就是要顶
在小木虫论坛混了这么久了,见到这么给力的帖子,楼主加油~
不错不错
你刚才说什么,我没看清楚,请再说一遍!
LZ真是人才
很不错的帖子,学习了~谢谢分享
好帖就是要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