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SCI为何能卖237亿,“保险公司”称他看好SCI中国市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SCI为何能卖237亿,“保险公司”称他看好SCI中国市场

7月11日,汤森路透宣布以237亿的价格出售旗下包括SCI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一位外媒评论,“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件事就像是看见百年不遇的哈雷彗星,实在是太神奇了!”今天,小纳君给大家扒一扒这个买卖的内幕消息。1. 科研朋友圈惊现黑马新闻:SCI被卖237.3亿,收购之一原为一家保险公司
最近《百纳知识》推送的文章《昨日SCI被237.3亿抛售,今日已有期刊公开宣称放弃影响因子》上周在科研界的朋友圈阅读达到近40万。可见大家对这次事情的重视程度。
这件事引起了我国科研界高度关注。其根本原因在于被出售的项目中包含了被称为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每年6月份,汤森路透公司都会根据数据库信息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简称JCR),对每本期刊被引用的状况进行汇总说明,公布最新一年的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由此延伸而来的,创建于1957 年的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工具。
SCI评价工具被我们国家作为权威评价,在所有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用于人才和成果遴选长达数十年之久。因此,目前所有科研人员都在担心,SCI易主,会对饭碗和晋升造成什么影响。
但更令人纳闷的是,这个237亿的巨无霸学术科技大单,接盘侠都是不搞学术的门外汉: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和加拿大的Onex公司。霸菱亚洲原为保险公司荷兰国际集团 ING 下属企业,后转型成立一个投资机构。
2. 汤森路透卖SCI只是决定它还不够赚钱。
其实这件买卖,汤森路透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划了,其根本原因仅仅是汤森路透觉得它盈利不够,想要瘦身专营更加盈利的项目。汤森路透的CEO原话是这样的: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is divestiture, Thomson Reuters will be even more focussed on operating at the intersection of global commerce and regulation.” It should be obvious from this tha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cience assets that Thomson Reuters sold do not exactly sit at that intersection. In terms of focussing the company on its true core capabilities, Thomson Reuters may have made the right move, and it certainly has enough cash in hand now to further build out those capabilities. The fact that the IP&S division is headquartered in Philadelphia may make the separation from Thomson Reuters even more straightforward.
(随着这次廋身型交易完成,汤森路透社将更加专注于在全球商业和监管的交叉操作。”显然,汤森路透社出售SCI等知识产权和科技资产,可以让它不用再在盈利十字路口徘徊。这意味着,汤森路透社在聚焦公司核心能力方面已经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这使得它现在有足够的现金在手,做更赚钱的投资。事实上,总部设在费城的SCI等知识产权部门将很直接地从汤森路透分离出来。)
3. SCI怎么会那么值钱,卖保险出身的收购大佬说他们有信心在中国大赚一笔!
进到汤森路透的ipscience网站主页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出售的这项业务有三大支撑业务:学术和政府,知识产权和生命科学。整件事情最让人感到蹊跷的是,汤森路透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真的能值237个亿吗?这个地方,还有着Springer和Informa这样的同行竞争对手,最要紧的是他们提供的资料和服务对象其实也就是20多个世界顶级的大制药公司,还能往哪里扩大蛋糕?
现在我们看一下最关心的SCI所在的板块了。它能为我们提供的最主要的就是数据库信息和引文报告。能够从它身上发掘出什么金子呢?
看看收购卖保险出身的收购大佬们自己是怎么表态的吧:
We look forward to partnering with [the] IP&S management and Onex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globally, particularly in Asia, where we see a differentiated growth opportunity,” says Jean Eric Salata, founder and CEO of Baring Asia. He adds: “Already an established leader in China and across the region, we believe the outlook for the business is underpinned by an increasing shift towards more knowledge-driven economies and a continued emphasis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我们期待与IP的管理人以及Onex合作,一道支持改项目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特别是在亚洲。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Jean埃里克萨拉塔,霸菱亚洲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说。他补充说:“作为中国区以及亚洲的领导者,我们相信这项业务的未来是更积极地向知识型经济转变,并能持续的对科研等提供支持服务。”
Could this deal be riding on China’s ambitions to rise up the economic value chain and acquire mo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bring its economy out of the middle-income trap? It certainly looks that way. Baring Asia may have well-developed international capabilities these days, but it has built a good business record in China and certainly recognises what that market needs and is willing to pay for.
中国为了走出中等收入的经济陷阱,再大力发展高经济价值链和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这次交易能借助中国学术发展的这个东风迅速成长起来。霸菱亚洲很有一套发展国际化业务的能力,而且它已经在中国建立了良好的业务记录。我们信心满满地认为,中国市场一定会为我们的业务买单。)
4. 卖保险出身的收购大佬想SCI中国化,实现利益追逐。
大家看到了,竟然这就是它们未来赚钱的地方:“让这项业务为中国人服务”。作为经济危机下的惶惶商业巨擘,两家公司之所以接受较高的报价对汤森路透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进行收购,他们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希望既能在动荡的市场中寻找避风港湾,也可以借SCI和影响因子等具有良好口碑的品牌产品进一步开拓中国和亚洲的科研市场,特别是看中中国的业务增长预期。不仅因为中国和亚洲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大幅攀升,同时看中SCI和影响因子等在中国科研界极其巨大的影响力,为其迅速谋取福利定然是重中之重。
那么问题来了,从本质上说SCI是基于利润与市场的商业行为,Onex作为一家历史悠久且成功的私募基金机构,以管理和投资于杠杆贷款、担保贷款凭证和其他信贷证券为基础;而霸菱亚洲投资基金为亚太地区最具规模的、独立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该公司经营着一个泛亚洲的投资计划,赞助管理层收购、为企业的扩张及收购提供发展资金,同时也为泛亚洲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项目提供发展资金。这样的两个公司同时爱上汤森路透的商业弃儿,更重要的是作为学术评价“门外汉”会是一位秉持公正公平的SCI执法者吗?不言而喻,基金投资资本是追逐利益的,更加商业化的运作会不会让SCI失去公立性,未来SCI的影响的价值会不会大打折扣?正如之前有学者担忧SCI是否会成为唯利是的典型?让SCI中国化,它们还会有未来吗?我想,他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5. SCI中国化首先要解决的对手,各类学术指标体系蠢蠢欲动。
6月份,Nature特刊文章聚焦中国的科研现状,文章指出中国的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已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顶级科研机构(中科院)也进入了世界优秀科研机构排行榜中。这其中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幕后推手就是由南京大学在 1980 年代所引进的随后被广泛采用的 SCI 评价体系,它鼓励国内的所有研究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到 SCI 索引的国际期刊上,更准确一点说——是要求,所以形成了中国论文一下子涌入国际期刊的现象。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曲欽岳院士表示,当时引进 SCI 的主要用意有二:一是当时中国学术界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领域的专家不够,无法像国际上一样进行同行评审。引入 SCI 的目的,是希望用量化指标引导科研人员注意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提高学校的学术竞争力。随着发表 SCI 论文逐渐渗入每个中国科研人员的生活,所有的基金、升等、学位都与 SCI 紧密连在一起,发 SCI 似乎成为了所有科研人员的唯一目标,而科研单位为了争取经费,也开始要求单位成员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 SCI 论文。可见,我们引入SCI评价体系的核心就在于其高度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我们来看看当这个指标的客观性受到影响时国内和SCI本身的反应吧。近些年,一些杂志看准了科技人员为了升迁而不惜投机取巧的错误做法。疯狂炒作一些期刊,大量互引粗制滥造的文章。为了保证SCI的公平性和质量,这两年不乏某些高引期刊被踢出SCI以及某些国内学者论文被期刊删除的例子!但是为了确保评价的公平性,评等不被降级,单位开始提高 SCI 论文发表标准,原先一篇可能变成二篇,甚至开始要求发表的期刊影响因子分数。2011 年 11 月号发表的一篇名为《SCI 的哀与愁》的文章,作者田保中对当前 SCI 评价提出,如果SCI评价体制不在那么客观和公允,“我们应制定更科学、更公平、更多元的学术评价和基金项目立项标准”。目前有的很多研究机构认为,如果SCI不能够变得更公允和客观,那么他们将采用更加公正的学术指标体系,比如谷歌学术指标。
可见与追求全球范围内的公平更正趋势背道而驰的迎合战略难道不是要将SCI真的变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则戏称SCI的“Stupid Chinese Idea”吗?再下一步不就是要被其他的学术指标体系所替代吗?
这个问题存在广泛的争议。但是目前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IP&S业务部分利用庞大的数据库资源,继续扩大其信息预测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这两方面无论是学术机构还是研究机构都有大量的需求增量。IP&S业务巨大的跨领域知识库基础加上定制化的增量服务,或许是其未来真正的利润来源,也是其抵御渐渐到来的由Google引领的科技信息免费化大潮的最佳方式。
6. 大家对这件事情的热议。
《科学通报》主编、中科院院士高福:“这就是正常的商业运作,对国内科研现状不会有什么影响。它倒是让国内科学界明白了SCI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世界著名出版机构高管:(汤森路透出售SCI等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可能5年内对SCI数据库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投资机构不会改变SCI公正性而影响利润,国内科学界暂时也没有特别合适替代的标准。但随着中国科研的发展,SCI盈利能力在5年后就不好说了。
张冬荣(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汤森路透出售SCI等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消息传来,笔者留意到微信转发和评论的表情都是惊恐、惊讶、发呆、流泪和微笑。事实上,年初就已听说到汤森路透有意将其知识产权与科学业务出手的传闻了,因此此次并未感到吃惊。但是,确实没有想到接手的是我们并不熟悉的投资公司OneX和Baring Asia,而不是某一个学术信息出版或媒体机构。web of science(SCI)不是第一次换东家了,但为什么这次感觉不同呢?可能就像是香奈儿香水突然装到了绿色小二的瓶子了,措手不及之下,不确认还能不能当香水用了。在同一天发布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响因子”。不管是否与web of science易主有关,但免不了大家的联想,大家会有这样的猜测:可能会影响今后科研评价体系。
于军(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SCI、影响因子)这些指标只有中国人在意。其他国家的人并不像我们这么在乎。
蒋争凡(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汤森路透出售SCI等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对国内科学界的)影响不好说,但SCI对中国科研起到了正面作用,但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副作用。
吴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员):汤森路透出售SCI等知识产权和科技业务,从本质上说是基于利润与市场的商业行为。知识产权与科技业务和汤森路透的金融、新闻业务相比,业务方向和利润贡献率均不理想。换句话说,汤森路透觉得这块业务不挣钱。当然,SCI等二次文献在中国的销售相当不错,但在国外却并不乐观;这与一次文献欧美占大头的销售的情况相左。如果未来中国对SCI的热情逐渐消退,这次35.5亿美元接手SCI等业务的Onex公司和霸菱亚洲投资基金公司,会不会难以出货呢?拭目以待。(时朋朋



SCI为何能卖237亿,“保险公司”称他看好SCI中国市场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谢谢您的分享!
论坛有你更精彩!
大家都不容易!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谢谢您的分享!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大家都不容易!
谢谢您的分享!
谢谢您的分享!
大家都不容易!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