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科学家用“DNA砖块自组装”方法制作出一粒灰尘大小的大晶体

摘要: DNA首次自组装成一粒灰尘大小的大晶体可为计算机、显微术、生物学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纳米设备科技日报讯 DNA可作为一种编程材料平台,人们希望它能为计算机、 ...
DNA首次自组装成一粒灰尘大小的大晶体


可为计算机、显微术、生物学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纳米设备


科技日报讯 DNA可作为一种编程材料平台,人们希望它能为计算机、显微术、生物学等众多领域带来全新的革命性纳米设备。但要想实现这些技术梦,必须让DNA分子能按照设计的形状和大小,自动而精确地组装在一起。过去20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方法,让人们能按要求设计复杂形状的DNA大晶体。


哈佛大学韦斯仿生工程研究所一个科研小组最近用一种“DNA砖块自组装”方法,制作出含32个DNA的大晶体,具有严格规定的厚度和复杂的三维特征。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上。


研究小组的方法在2012年的《科学》杂志上首次公布,当时他们用这种方法制作了100多个病毒大小的三维纳米结构。新的大晶体比原来那些要大1000倍,接近一粒灰尘大小,这在DNA纳米技术领域是相当大的。


科学家一直在寻找更传统的自组装方法来形成复杂的三维DNA纳米结晶,但组装单位越大越复杂,产生误差的风险也就越大。“我们很高兴DNA砖块攻克了这一难题。”论文高级作者、哈佛医学院系统生物学副教授尹鹏(音译)说,“它们组装的方式让我们也很惊讶。”


据物理学组织网10月19日报道,“DNA砖块”是较短的DNA合成链,就像一个个能互相扣在一起的“垒高”积木,可以拼出复杂的结构。研究人员在计算机上用一种分子立方体的模型设计了最初的模型(分子立方体构成原料块主体,可以增加或去除以形成想要的形状),然后开始设计:把所需的能匹配的DNA链混合在一起,让它们自行组装以得到设计的晶体结构。


“这一过程靠的是设计策略的关键特征——模块化,这样从主体料块上增加或除掉某些部分就简化了,让设计制作更容易。”共同第一作者、前韦斯研究所博士后柯永刚(音译)说,“这还是首次让任何人都能用这种方法来合理设计晶体厚度,精确到纳米,本研究中是80纳米。”以往的二维DNA格是单层结构,只有2纳米厚。


“DNA晶体对纳米技术应用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们由相同的结构单位重复组装而成,为升级设计提供了理想的模板。”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生卢维娜·昂说。


此外,研究小组还演示了把黄金纳米粒子放入二维结构的能力,纳米粒子间距小于2纳米。这是未来量子设备的关键特征,对可升级产品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技术进步。


论文合著者、韦斯研究所核心系成员威廉姆·希哈说,我们在DNA纳米技术中的进步让自组装成为可能,并以一种可编程的方式造出指定的结构,其复杂性甚至能和自然界的许多分子机器相媲美。


(常丽君)来源:中国科技网

科学家用“DNA砖块自组装”方法制作出一粒灰尘大小的大晶体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