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世界粮食日,为袁隆平点赞——“超级稻”单产记录再创新高!

 找回密码
 注册新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世界粮食日,为袁隆平点赞——“超级稻”单产记录再创新高!


旭月研究院院长许越(左二)、Dr. Porterfield(左四)与袁隆平院士(左三)及其团队

1016日是世界粮食日,粮食生产和供给始终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在前一天,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传来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最高亩产达1181公斤,再次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记录!

袁氏传奇

就在前不久,87岁的袁院士刚给我们带来过另外两个好消息
1.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突破!他不仅解决了人类的“吃得饱”问题,还解决了人类的“吃的安全”这一大难题。

2.“海水稻”测产,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未来可在中国2.8亿亩盐碱地推广,多养活2亿中国人。


提高肥效,降低污染

化肥的合理使用,是维持超级水稻高产和生态环境平衡之间的重要课题。早在2009年,在袁院士的支持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马国辉研究员与旭月公司展开了相关的合作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和进展。
利用旭月非损伤微测系统测定不同品种肥料的不同梯度对于水稻不同时期的NH4+和NO3-的吸收速率,通过流速数据得到不同时期施用肥料的最佳用量,防止由于过度施肥导致土壤的富营养化,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

旭月公司董事长许越先生亲自与袁院士会谈。袁院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肯定了旭月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NMT)的重要贡献。


旭月非损伤微测系统肥效研究实例

旭月非损伤微测系统不仅帮助袁隆平院士检测了水稻吸收氮营养(NH4+、NO3-)的速率,还帮助其他高校院所及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检测了种类繁多的样品。可见,非损伤微测技术在研究植物营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研究案例如下:

1.南农余玲NMT鉴定OsHAK5在水稻钾营养上的功能
利用旭月非损伤微测系统检测了水稻植株分别置于0.1mM、1.0mM 的K+溶液中,水稻对K+吸收速率的差异。




图注:野生型与突变体水稻在0.1/1.0 mM K+溶液中,K+的吸收速率。正值表示外排,负值表示吸收。

2.中国林科院罗志斌(原西北农林)杨树适应氮受限环境的代谢机制
利用旭月非损伤微测系统分别检测了不同氮浓度下,杨树对NH4+,NO3-吸收速率的差异。



图注:不同氮浓度下群众杨和84K杨根部NH4+,NO3-和H+流速。正值表示外排,负值表示吸收。


3.中国农科院茶叶所成浩NMT检测茶树根部吸收NH4+,NO3-的特性
利用旭月非损伤微测系统,测定茶树根部NH4+和NO3-吸收速率,证明茶树根部更倾向于吸收利用NH4+,且NO3-的存在抑制NH4+的吸收。此项研究结果对指导土壤种植茶叶的有效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图注:在不同形式氮素下茶叶根表面NO3-流和NH4+流

目前,旭月公司提供的可检测的离子或分子,除了上述包含的NO3-NH4+H+K+,还包括Ca2+Mg2+Na+Cl-、以及重金属镉(Cd2+)O2H2O2IAA

旭月非损伤微测系统目前已成为植物营养植物逆境以及植物重金属等领域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与袁隆平院士在水稻高产、抗盐碱及亲本去镉的研究不谋而合!


旭月版权所有,转载注明出处!
世界粮食日,为袁隆平点赞——“超级稻”单产记录再创新高!
论坛有你更精彩!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楼主,这是您写的吗?
谢谢您的分享!以后多多分享一些这样的内容。
多分享分享论文给我们看看,好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新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