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研究课题遇到瓶颈?那都不是事儿

摘要: 博士二年级,课题进入瓶颈期,导师给我提了句延期的事情。昨天和导师探讨课题的时候,我轻声地抱怨说“课题怎么这么纠结啊?”,她接过话来说“你已经够幸运了,目的蛋白受 ...
博士二年级,课题进入瓶颈期,导师给我提了句延期的事情。
昨天和导师探讨课题的时候,我轻声地抱怨说“课题怎么这么纠结啊?”,她接过话来说“你已经够幸运了,目的蛋白受到荫影的诱导进核;质谱鉴定的磷酸化位点经验证也是有功能的,至少目前看来课题的两个关键点都是成立的”。她又说“自己在美国做博后期间,对课题的一些疑问也很纠结,而恰恰在理清这些错综复杂问题的过程,是她快速成长的阶段,她要感谢那段时光”。
诚然,看到很多人在面对读博这件事的境遇不同,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轻松完胜,有的人走过了相当漫长而艰辛的路才见到曙光,我想多数人都属于最后一者。记得年纪还轻仰望夜空时,总觉得自己是最耀眼的那颗星,随着年龄渐长,这种意识越来越淡薄。其实,在做课题的时候也是一个诚实面对自己的过程,伴随着很多自我认知的发生,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否定。事实上在研究推进的过程中每个课题都会有瓶颈,每个人都会遇到瓶颈,某个瞬间你会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己超越不了的极限,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不是消极逃避或是自甘堕落。对于每个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面对这些失败和挫折都是习以为常的事儿。课题瓶颈期的确熬人,但硕博生切勿沉沦在此,任由自己混沌下去,而是应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最大化借助自身和外界的科研资源早日拨开云雾见月明,三点建议如下:
1. 列出一天或一周的实验清单。
   课题处在瓶颈期的时候,自己肩上的压力会成倍增长,强烈的焦虑随之而来。究其焦虑的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对课题的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早晨来到实验室何不给自己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列出一天或是一周的实验清单,不建议时间过长,各个击破为好。你可曾在结束一天实验任务的时候问过自己:“我这一天都做了什么实验?有什么收获?” 如果没有,那就从今天开始吧!
2. 加强与导师和实验室成员的交流。
导师毕竟比你有更多的阅历,即使没有和你一样的经历,也会有一些解决困难的好方法,通过和导师的沟通,可及时更正自己的思维误区,避免做无用功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另外,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我们会钻牛角尖,很简单的问题却想不通,可能导师或是周围人的一句话就可以让你豁然开朗。
3. 乐观专注,坚持自己的科研节奏。
研究工作中遇到瓶颈,应该说是一件十分可喜的事情,因为当你突破这个瓶颈后,课题包括自身的科研能力都会有质的飞跃,无论是视野,还是思维。前景这么美好,理当怀有一颗乐观之心。
在科研工作中每个人投入精力消耗精力的速度不同,节奏就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节奏非常重要。有关这个方面在彭思龙老师的博文《科研:找到符合自己的节奏》讲的非常详尽透彻。处在瓶颈期,要坚持自己的科研节奏,因为你的身心都已习惯这样的工作频率,这种状态对你来说是最佳的。轻易扰乱自己的节奏,你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动荡才能重新回到自己的频率上来,这期间许多工作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雪上加霜,算起来得不偿失。即便是活在当下不易,也要全身心的投入你正在做的事儿。
课题遇到瓶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历练,如果惨败,我们可以重新评价课题,然后对一个更有意义的目标做出行动。我仍然相信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流的汗,但是凡事要讲究方法。那些暂时的黑暗,转历岁月,或许也会变成美好的曾经支撑起我们之后的科研人生。
黄旭

研究课题遇到瓶颈?那都不是事儿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不错不错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帖就是要顶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真厉害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不错的帖子,学习了~谢谢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很不错的帖子,学习了~谢谢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你刚才说什么,我没看清楚,请再说一遍!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写的不错,真实有效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加油!导师的话有道理,但过程的艰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确实是这样的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如果再早几年看到这篇文章就更好了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祝我瓶颈期仍能咬牙坚持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学习到了,很棒,我也要加油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科研小白,遇到一个还算可以的导师,幸福吧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我已经一个月没有任何进展了,愁人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帖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