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双缝实验-与审稿人的对话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双缝实验-与审稿人的对话

跳转到指定楼层

  历经半年与审稿人的唇枪舌箭,Physics Essays终于同意我的论文在该杂志上发表。审稿人几乎对我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进行了审核,我的Responses几乎是论文长度的5倍。这说明该杂志是严谨认真的。版面费仅收了127$/页,看来该杂志并不以创收为目的。
  下面是与审稿人对话的摘录,拿出来供大家喷吐一番。
  审稿人坚持,在粒子双缝实验中,粒子能同时通过双缝,并拿出单光子实验的论文让我阅读。
  我的应答:
  (1)到目前为止,没有实验能确切验证粒子能同时通过双缝。
  (2)如果一个光子能同时通过双缝在屏幕上显示干涉,则说明缝前的光子不是光的最小局部,即这个光子实质上是光子团。
  (3)“粒子能同时存在多个空间位置”的观点(即平行宇宙观点)是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例如,在未穿越缝前,一个光子的能量为hf,其中f是光的频率。若该光子能同时存在两个缝中,则光子的能量变成2hf,这是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康普顿效应表明,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成立。
  (4) 由mc2=hf得,m=hf/c2.因为f是可变的,所以一个光量子的质量也是可变的。所以光子不是光的最小局部,而是由最小局部组成的粒子团。在这个意义上,实验室得不到真正单个的光子。所谓的单光子实验,其实是单光子团的实验。
  (5)违反逻辑又没有大量实验支持的观点,不应该进入物理科学,更不应该作为思考和推理的基础。
  审稿人对我的应答非常满意。
  审稿人要求对粒子分类进行准确的概率描述。
  为此,我重新修改论文,使论文更清晰。修改要点如下:
  单缝实验表明,粒子倾向到达屏幕上的离散位置。因此,在双缝实验中,粒子可分为三类:
  I)通过缝A并到达屏幕上的衍射位置Xi(i=1,2,...)的邻域的概率为1;
  II)通过缝B并到达屏幕上的衍射位置Yj(j=1,2,...)的邻域的概率为1;
  III)通过缝A并到达屏幕上的衍射位置Xi的邻域的概率为C1,通过缝B并到达屏幕上的衍射位置Yj的邻域的概率为C2,不通过缝的概率为C3,且C1+C2+C3=1。
  只开A时, Xi邻域内的粒子概率密度为|Ψ1|2, 第 III)类粒子到达Xi的邻域 是概率性事件,即在Xi的邻域内,此时第III)类粒子的概率密度贡献是不确定的,不应该计算在内。
  只开B时, Yj邻域内的粒子概率密度为|Ψ2|2;第 III)类粒子到达Yj的邻域 也是概率性事件,即在Yj邻域内,此时第III)类粒子的概率密度贡献也是不确定的, 也不应该计算在内。
  同时打开A、B缝时,应该考虑第III)类粒子的密度贡献。如果粒子通过A缝到达屏幕上Xi的邻域,则第III)类粒子的概率密度贡献为 C1|Ψ1|2 ,如果通过B缝到达屏幕上Yj的邻域,则第III)类粒子的概率密度贡献为 C2|Ψ2|2 .
  对某些第III)类粒子,C3不能被忽略,此时C1+C21,即第 III)类粒子到达Xi或Yj的邻域仍然是概率性事件,此时第III)类粒子的概率密度贡献是不确定的。
  但对另一些第III)类粒子,C3近似为零,即C1+C2=1成立,即第 III)类粒子到达Xi或Yj的邻域是确定性事件。此时应该计入第III)类粒子的概率密度贡献。
  因此, 若A、B同时打开,在Xi和Yj的邻域的重叠处,确定的粒子概率密度应该为
  |Ψ1|2+|Ψ2|2 +C1|Ψ1|2+C2|Ψ2|2
  这个值大于|Ψ1|2+|Ψ2|2,说明在双缝齐开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此次投稿,使我认识到Physics Essays是严肃开放的科学杂志。在当今,平行宇宙观点大行其道,而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演绎为思考出发点的观点却难有市场。在此种情况下,Physics Essays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表不同于主流的观点,恰是给以数理演绎为基础的传统科学留下一线空间。
(王翀)双缝实验-与审稿人的对话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很不错的帖子,学习了~谢谢分享
不错不错
不错不错
难得一见的好帖
在小木虫论坛混了这么久了,见到这么给力的帖子,楼主加油~
受教了啊
受教了啊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LZ真是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