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不做学术报告的教授不是好教授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不做学术报告的教授不是好教授

跳转到指定楼层

  现如今,有一些教授,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评审会、论证会和验收会。高高在上、评头论足,最关键会后还能赚取一定额度、价格不菲的专家费。但他们却很少参加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尤其做一个专门、系统的学习报告。上课与参加学术会议做报告一样,都是教授最基本的本职工作。不上课的教授,不是好教授,不参加学术会议做报告的教授,我觉得也不是好教授。
  分析原因可能包括:教授事情多、工作忙,难以抽身,静下心来总结自己的学习,系统做一个学术报告;教授更关注经济效益,学术报告通常只有付出心血精力,并没有最直接的经济报酬;穷教授由于经费短缺,学术灰心,消极避世不愿牵扯江湖,做学术报告;富教授由于怕露富,因为受吃瓜群众关注高,怕做不好丢份,因此,尽量不参加学术交流,尤其是专门做学习报告。
  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比如教授长期做公关业务,已经疏远了具体业务,而项目来源主要是多种渠道、台面之下运作而来。如果参加学术报告,将项目学习搬到台面上,做个有失水准的报告,让大家评头论足,势必将自己推上风头浪尖,与其那样只有风险、没有收益,还如不闷声大发财。昨天,我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青年学术研讨会,做了个报告。根据亲身体会,颇有一些心得与收获。
  (1)参会的紧张和焦虑。早在三个月前,我就收到了参加这次学术会议,并做报告的要求。我就在选题材,准备报告的PPT。综合考虑会议的主题、观众和自己这几年做的学习内容,筛选主题准备报告。随着会议的来临,内心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焦虑,在参加会议上台做报告的时候,内心紧张达到了顶点,甚至一开始都不知道如何开展报告了。让一个生性内向的人,在众人面前做报告,真是难为人啊。不过报告一分钟后,内心就安定下来了。做完报告之后,内心的轻松和安定,感觉好极了。
  (2)充满希望的年轻人。这次学术会一共二十多场报告,都是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与往常不同,这次报告质量特别好。有三分之一的报告,是从一区刊物上发表的成果,差不多有一半的学生有国外研究经历。从他们身上能看到学术国际观、潮气蓬勃、对科学的热爱,充满了希望。
  (3)较为先进的学习方法。随着国家对科研的持续投入,尤其是对科研基础观测仪器设备的建设,这些学习大多基于昂贵的仪器设备、长期观测的结果,已经与国际上差距很小。相比较而言,我的学习方法成为了陈词滥调,让人羞愧难当。着急也不是办法,只能像一步一步地来。
  (4)集中持续系统的学习。这些年轻人做报告的工作,基本上都是自己博士期间所做的工作。对所做报告内容的方方面面,极其娴熟,信手拈来。既知道别人做了什么,也知道自己做的有什么优缺点。而我做的工作过于分散,做的深度不够,熟悉程度也不行,想一想真是个大问题。
  (5)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一定要亲自读文献、亲自到野外做实验、亲自做图做表,脚踏实地的从事一线科研工作,不能只是让学习生动手做一做就算了。如果不亲自做,体会在哪里呢,去做报告的时候就自信不起来。尤其是同行提问的时候,更是感到诚惶诚恐。相信,这也是很多教授,成果虽然卓著,但也不愿意做学术报告的原因吧。
  从事科学学习,不仅要好好地做好教学工作,教书育人、传播知识,而且还要勤恳踏实地从底层做起,做有用、有价值、接地气的科学学习,不能以任何借口疏远了科研。从今后开始,要缩小自己的科研范围、集中到一两个点上,与学生一起读文献、做试验、写论文,争取每个学期都能做一场专业的学术报告,避免不小心被学术圈落下来、边缘化、掉了队伍。(信忠保)
不做学术报告的教授不是好教授
在小木虫论坛混了这么久了,见到这么给力的帖子,楼主加油~
你刚才说什么,我没看清楚,请再说一遍!
受教了啊
LZ真是人才
说的非常好
受教了啊
很好的哦
受教了啊
LZ真是人才
难得一见的好帖
难得一见的好帖
很不错的帖子,学习了~谢谢分享
说的非常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