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衔已然成为衡量人才队伍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各个学校、院系在简介中,经常会把自家的“大牛”的数量列出来,以显示自己的人才队伍实力,比如院士多少人、长江学者多少人、千人计划多少人、杰青多少人等。以头衔为分类,运用强大的排比修辞力量、震撼的数字,营造出“大牛成群”的形象,自己觉得倍儿有底气,别人觉得实力非凡。 但必须看到,“牛群”形象呈现的并非完全事实,其中含有很多水分。比如,一个“大牛”既是长江学者,又是杰青,简介会说:“拥有长江学者1人、杰青1人”。这种表述虽然没有错,但却会给人造成有2个大牛的错觉。也就是,简介中的“牛群”大牛数,只是头衔数,而不是高水平人才的实际人数。一个拥有多个学术头衔的大牛,和拥有一个学术头衔的多个大牛,其代表的真实师资力量肯定不是等值的。孔雀开屏,显得自己很大,但张开的羽毛并不是肌肉。若用它来标示师资力量,来衡量自身师资力量的进步,对外界来说有作弊之嫌,对自身来说容易产生误导,让人盲目乐观。挤掉一人多头衔的水分,会更诚实、更客观。 一人多帽的学术头衔集中制,除了会扰乱人们对某个单位师资队伍真正实力的判断外,还会对学科发展带来一些细思极恐的负面影响。首先是会影响一个学科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学科,为了拥有更多的头衔,每次人才项目申报都报这个人,所以就有了一人多帽的现象。这样的人是学科的招牌、中心,被倚重、赋予权力,其他人则都是工蚁。然而一旦这样的人走了、倒下了,学科也就垮了。所谓大树底下寸草不生、“树倒猢狲散”就是这个道理。其次会影响一个学科内部权力的制衡。在当下,学术头衔异化,成为学术权力、学术资源的同义语。一个人学术头衔越多,权力就越大、资源就越多,于是极易成为集行政、学术等权力为一身的“牛魔王”,这和当下学科共同治理趋势是相左的。再次会影响一个学科的学术风气。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结合,人心就会发生变化。不同的学术见解听不下去,别人的研究领域看不上,互相激荡共同切磋创新的氛围不见了。同时,因权力压身、事务繁忙,但课题又多,于是粗制滥造的浮躁风气就会出现。 学术头衔集中制,好处不多,坏处不少。因此要走出“头衔符号崇拜”的误区,不因“头衔”而“头衔”。只有将头衔的多少和队伍实际实力结合起来,将头衔的分布和队伍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将头衔的功能和队伍的学术生产力结合起来,才能作出正确的高层次队伍建设决策,推动学科健康发展。(戴勇)
一人多头衔现象的隐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