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美捷登原创】站在中国(科学)巨人的肩膀上——中国研究人员“引用折扣”的证据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美捷登原创】站在中国(科学)巨人的肩膀上——中国研究人员“引用折扣”的证据

跳转到指定楼层
转载自“美捷登”,文章版权归武汉美捷登生物有限公司所有。

作者:美捷登学术部Wendy
在科研领域,中国学者日益成为领军人物,但是,他们的贡献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美国学者中。Shumin Qiu、Claudia Steinwender和Pierre Azoulay讨论了为何美国研究人员引用中国学者的论文比非中国学者的论文要少得多。
随着中国作为商品出口国的空前崛起,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科技出版物生产国。正如图1所示,中国在世界出版物中所占的比例由2000年的5%上升至2018年的26%,尤其是在化学,工程,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尤为迅猛。在2000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高校数量、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经费分别增长了140%、69%和10倍(来源:中国教育部科技统计数据)。
图1. 中国在世界出版物中的份额一直在上升。 资料来源:Web of Science,自己的计算。
考虑到中国在世界出版物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科研成果在数量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能否为世界科技前沿做出贡献?近期的研究表明,中国科研质量的提升与中国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数量的增长是相对应的。例如,从2000年到2016年,中文地址(及中文姓名)在《科学》、《自然》等主要期刊上的出现率增加了一倍以上。
科研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攀登,中国的科技水平究竟能给后来者提供多少“宽阔的肩膀”,这一点还有待商榷。在最近一次讨论中,我们把重点放在了中国发展突出的化学领域。在比较中国和非中国研究人员时,我们发现中国作者的文章仅获得美国学者一半的引用。对这种明显的“引用折扣”的一种解释是,中国的科研成果质量低于其他国家/地区。另一种解释是,与世界其他地方的研究相比,美国科学家可能会低估中国学者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为了区分这两种解释,我们对研究“质量”进行了多个阶段的控制。我们将重点放在化学领域,中国在这一领域有着悠久的优秀传统。我们的分析集中于“精英科学家”,即在最具影响力的化学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前1%的研究人员。我们通过人工采集科学家的个人资料(包括学历、年龄、性别等),并使用粗化的精确匹配(CEM),为中国精英PI的每篇论文寻找质量相当的文章,使用的质量指标可以纠正中国引文中特别大的 “本国偏差”。最后,我们根据主题相关度来定义可能引用精英研究人员出版物的文章的风险集。我们的结果指出“中国引用折扣”等于基线引用概率的28%:中国PI撰写的文章从美国科学家那里获得的引用明显少于非中国PI撰写的文章。
也许有人会问,是否因为中国科技发展较晚,所以对中国文章的引用有一定的折扣。但我们发现,近20年来,美国科学家对中国的“引用折扣”一直很稳定。也有人会疑惑,中国的经历是否是独特的,或者其他国家是否也有同样的偏见。如图2所示,在化学领域排名靠前的国家中(按我们样本中的出版物数量计算),没有其他国家经历过美国的“引用折扣”。
图2. 顶级化学国家的估计引用折扣。 资料来源:“谁站在中国(科学)巨人的肩膀上?来自化学的证据”,作者:Pierre
由于困扰中国科学团队的撤稿丑闻相对较多,我们推测非中国科学家可能认为源自中国的知识和观点不如源自其他国家的知识和观点可靠,从而导致研究人员较少引用中国的研究,即使它看起来同样富有成果。然而,我们发现,对中国研究质量的负面看法并不能解释这种“引用折扣”,因为它存在于科学撤稿常见和罕见的两个子领域。另一种解释可能是对中国研究人员的敌意。然而,这种偏见只针对在中国工作的PI,而不适用于在其他国家从事研究的中文姓名的PI 。
还一种解释可能是中国研究人员专注于在美国不太常见的子领域。通过使用一种模拟科学论文主题相似性的算法,我们发现这种“引用折扣”不仅仅反映了中国研究人员集中在不太可能被美国科学家引用的特定子领域。
此外,我们检验了中国顶尖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庞大的学术圈能否帮助中国学术论文克服“引用折扣”。近十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包括资助学生海外深造、支持中国研究人员到先进国家访学等。同期,国际会议中中国学者的出席率几乎增加了8倍。在1955年至2009年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中,拥有海外学位的科学家占总数的37%。
我们发现,那些在美国有着丰富人脉关系的中国学者似乎能够克服,至少是部分克服“引用折扣”:至少在美国接受过部分科学培训的中国研究人员的折扣减半。有趣的是,对于拥有中文名字的美国引用者来说,也不存在这个问题。这表明,在美国的研究人员如果在中国有民族根基,就有助于将中国的研究成果向美国传播。这也可能意味着,中国研究人员在他们的人脉网络中可以接触到美国的华裔研究人员,但不能接触到其他美国研究人员。
中国的“引用折扣”是否可能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事实证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引用折扣”相当稳定。如果意识和人脉网络是一种解释,那么目前的中美关系紧张,以及COVID-19大流行病引起的科研活动受阻,都会进一步降低中国科学研究在外国引用者心中的份量。


【美捷登原创】站在中国(科学)巨人的肩膀上——中国研究人员“引用折扣”的证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