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账号

QQ登录

微信登录

研究生的功利论——答梁先生问

摘要: 在峨眉山的傍晚散步中,梁先生提出,自己在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让学生浮躁,低级别的期刊即使学生哀求也不得发表。梁老师自中科院广化所来的理工工作已有 ...
在峨眉山的傍晚散步中,梁先生提出,自己在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让学生浮躁,低级别的期刊即使学生哀求也不得发表。梁老师自中科院广化所来的理工工作已有7年了,属于继承了科学院的学问精神,在理工这样与中科院性质不同的高校,有时候显得另类。在我看来,梁老师所说的功利论确实是存在的,尤其是自12年开始的每年一次的国家奖学金,由于比之前本校的最高奖励高出十倍以上,而成为广大研究生梦想得到的首要奖学金。于是今年有不少研究生为了得到国奖,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包括所谓的“灌水”期刊(指国内一些低级别刊物以盈利为目的,而对期刊的审稿放水,同时发表周期很可能快于正常期刊)。老梁说,自己最优秀的学生,看到其他不如他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文章取得了过奖而懊悔,也准备走这条路以保证自己有论文见刊。考试梁老师作为导师就是不同意,并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值得坚守的。

我钦佩梁老师对学术的坚守,但也有一些担忧。比如梁老师抱怨这些学生功利心。我觉得这要分不同的情况。比如这个学生属于确实上进的,也付出了很多,但这个学生却因为别人短时间付出和灌水没有拿到国奖。他做何感受?三年的辛苦,导师所给他的学术憧憬,留给了他什么?他会因此而逃离学术吗?

所以,这样的学生,这样的评选办法下,不如让他高水平、低级别的刊物都发一些论文,这样既能对学术充满希望,导师的学术憧憬还可以让他在学术之路上坚持下去,也能够解决生活危机。

那么说到功利论,梁先生认为,有功利心的学生,太“成熟”,是没有学术前途的,也不足以培养;学术苗子应该只听话写论文,而不考虑其他。是的,如果连硕大的国奖也不在乎,而是闭门享受学术的过程,那这样的学生也可能真是今后学术的料子。可是我想说,为何他就不能追求与不爱学术的同学同样的物质追求?而且我认为,年轻时候成熟一些、正当的物质追求有什么错?做学术,也应该没有后顾之忧不是吗。况且,我打比方说,就如这峨眉遍山的寺庙,你认为从小在寺院里长大的小和尚,一生只听师傅的话,暮鼓晨钟,就可以成为一代宗师的吗。不情况恰恰相反,释迦摩尼是王子,相对于老百姓,什么物质没有享受过?《西游记》中小唐僧从小在寺庙长大,若没有机会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困苦和诱惑,也许最多是个主持,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再比如《天龙八部》中的玄慈方丈人所敬仰、一代宗师。从书中那么多英雄甘愿为他牺牲可见其地位之高,直到最后,才被大家发现年轻时候,是经历过多少破戒的荒谬的、他本该被赶出少林寺,但却可以成为了一代宗师,这也许与之前一些佛所认为的错误经历有关。大师是如何炼成的?他没有见过错误,如何知道正确?他没有各种经历,如何参透人生?我承认,学术要做的好,不能够把心思放在物质追求上,可是若压根儿不让他有所体会,如何保证他毕业后会走相反的路。况且,经历了也好,学术不是随便应该或能够做的,何不让其作为一种筛选和淘汰机制,为学术界留下真正该留下的人?

因此,与其不让学生参与奖学金的竞争,不如放开手脚,只有他不做违反规定的事,同时正确引导其价值观、人生观。鉴于此,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如何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影响学生,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在理工,可以说,老梁用几年的时间“得罪”过无数老师,但好像现在人们慢慢习惯了他在工作在学术中的率性而行,我为他的坚持高兴;感谢梁先生多次对本人的建议和鼓励,也感谢他对我本人多次出乎意料的肯定之言,此文只是有感于教育方法和理念而发,不针对、无讨伐、无辩驳之意)于峨眉(宋昊)

研究生的功利论——答梁先生问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以后多分享一些这样的有价值的帖子啊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论坛有你更精彩!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谢谢您的分享!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好东西一定要看看!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大家都不容易!
评论 支持 反对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