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治疗方针,并进而选择具体的药物或非药物疗法。但辨证之前必须深入了解病情,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操作体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即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而确立治疗原则和方法。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方法中,其辨证逻辑远较形式逻辑发达,临床医生由于重视对具体病情的分析而发展了辨证。另一方面由于恒动观念和对人体时间结构的重视,中医临床既有“病”的概念,又更重视“证”,因为“证”是某一阶段的病理功能状态。对“证”的重视,进而发展了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从证和病着眼,既包含对病的分析,又强调因时而异的证的特征;既重视疾病的“本”,又考虑病证的“标”;因于整体观念,在诊治疾病分析病证时,还要考虑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处方用药。治时又可以“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灵活运用,堪为一门艺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哲学在医学中的独特运用。
文章来源:《现代顺势医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高永献 等 注:本文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本站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学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