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专家解读:破除sci至上,是让sci论文变得更重要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专家解读:破除sci至上,是让sci论文变得更重要

一石激起千层浪,片言惊醒梦中人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印发重磅文件,指出当前科技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要求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并对科技评价体系提出改进措施。对于破除SCI至上,树立正确评价导向,未能返校的硕博学生喜大普奔,终日忙碌的“青椒”们滋味难言,功成名就的“大牛”们表示实力不允许低调……整个科研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片言惊醒梦中人。”
以后不用发SCI论文了?
新政策的两种声音:一部分人额手相庆,高呼再也不用绞尽脑汁发论文了!另一部分则忧心忡忡,觉得如果没有论文,如何展示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如果没有论文,如何获得原先的绩效奖励,难道搞科研的人就该安贫乐道吗?
认真研读文件原文、两部委有关负责人的报道、以及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以上两种观点都不够全面和客观。破除SCI至上,意在去除其唯一性,肯定其首要性,通俗点说就是不再“妖魔化”使用。
首先,SCI作为全世界科研学者公认的高水平数据库,无论是期刊遴选的标准上,还是纠偏措施的执行上(定期剔除不合格期刊),都十分严格。
其次,破除SCI至上,意在去除其唯一性,肯定其首要性,通俗点说就是去“神化”。同时,也是对中文期刊作用的肯定,文件规定:对于基础研究类科技活动,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1/3。
最后,SCI在科研评价中的地位从未被否决,此次新政策更是明确肯定了SCI在“学术评价、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的积极作用,去的是“妖魔化”。
“SCI论文”与“SCI论文相关指标”
SCI论文
即发表在SCI数据库收录期刊上的论文,其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并非评价体系。但由于其严格的遴选标准和严厉的纠偏措施,SCI论文是建立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前,最合适的评价标准,也是建立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后,评价前置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
SCI论文相关指标
论文数量、期刊分区、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等,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
文件意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的的规范使用,究其缘由则是部分高校异化扭曲、盲目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而这部分高校也在文件中被明确提及——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高校在建立了以SCI为评价体系的科研评价系统后,各个科研工作者发了大量的论文,而为了对这些SCI区分高下,过度的使用了“相关指标”,这种做法既违背SCI数据库建立的初衷,更是教育部、科技部所反对的。
SCI论文是“科研GDP”
由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其劳动价值很难量化,也正是这种原因,才滋生了“SCI相关指标”异化扭曲的现象,毕竟论文数量相对客观且易于量化,加上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与国内GDP一样,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很多科研人士都戏称SCI论文是“科研GDP”。或许GDP增长不会带来正面效应,但GDP降低一定会带来负面效应。
一方面,新政策有利于减少“学术垃圾”,尤其是一些不求质量、海量发文的“神刊”,甚至包括核心期刊,如《福建茶叶》(懂得都懂)、《中国食用菌》等。由于国内核心期刊目录多数为2年以上更新一次,这就给了部分居心不良的人有可乘之机。与之相反的是,SCI数据库更新比较及时,被收录的期刊及论文都经过严格筛选。以2019年为例,科睿唯安(SCI所属公司)每个月底都会公开发布当月期刊目录的增减情况。
另一方面,新政策也减轻了职称评定、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压力,可能会导致中国“科研GDP”增速减缓,影响国内科研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十九大以来,我国一直强调以高质量GDP取代高速度GDP,SCI论文作为极具代表性的科研产出,选择发表领域相符的SCI期刊论文(不过度追求高指标),既是新政策的要求,也与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相符。
科学评价学术水平的政策方向
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文件对此给出了三点意见:
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
即在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之前,SCI论文依旧是最合适的客观标准。
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即在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建立之后,SCI论文既是同行评价的前置条件,也是新体系中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规范评价评审工作
即改革评价评审工作中的不足,保证评价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减少各类不必要的评价评审工作。
破除SCI至上,建立以SCI论文为基础的分类评价、同行评议体系。同行评议一般都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且难以避免复杂的“关系”,若不以SCI论文(及少量高质量中文期刊论文)为基础,同行评议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新的评价体系更会带有“先天不足”的特点。
因此,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并非提倡SCI无用,更不是完全摒弃“SCI论文相关指标”,一些基本的指标,如数量、分区、影响因子亦然需要,但不再异化扭曲。即论文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但不是越少越好。分区不是越高越好,但要适合研究方向。影响因子不是越高越好,但要与论文成果相匹配。
SCI论文从未被否定,只是SCI相关指标需要规范使用。SCI论文在以往的评价体系中占据领导地位,但被过度“神化”,现在通过同行评价改良SCI,但其领导地位不会变,只是需要与高质量中文期刊、同行评价共同发挥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专家解读:破除sci至上,是让sci论文变得更重要
加油,想了解的可以随时回复我
学习代表着不断的进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发sci可以联系q791075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