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木虫
学术数据库客户端

时评:不妨给小学哲学教育多一些肯定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微信登录

时评:不妨给小学哲学教育多一些肯定

  “尝试成功自古无”,不能以可能的成败预作评判。这次反对小学开设哲学课程的言论,也从反面证明了相关课程开设的必要。
  社会分工细化后,约定俗成的经验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道理很简单,但网上很多人对自己陌生的领域,还是乐于率意臧否。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向来缺少哲学和思辨的传统,习惯诉诸经验或直觉而非理性。而论到经验直觉,则人人都有说两句的自信。
  在这样的语境中,近日,江苏扬州某小学突然开全国之先河,开设哲学必修课,招致部分网民的反对,也就在意料之内了——潜意识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可见很可能是错的。可别忘了,鲁迅说过,“从来如此,便对么?”
  具体到扬州某小学的尝试,“尝试成功自古无”,不能以可能的成败预作评判。这当然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反对。但有力的反对,不是基于感性而有赖于科学的分析。它首先要求对对象(哲学)要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其次,可以考查哲学课的设置,是否经过严谨的调研和论证,是否符合教育的正常规律,是否对实验的可能后果有防范和评估举措,以及,是否经过了主管部门的必要的流程。
  不熟悉而反对,正是经验直觉思维。遗憾的是,网上所见的反对,大多属于这一类型。比如,认为哲学“太抽象”,或者认为“哲学到现在还是一个没被解开的难题”,从这类表述,也可见反对者对哲学的陌生。其实,哲学是启发智慧的学问,既包括对世界和人的认知,也包括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等。许多哲学命题,比如对生死、善恶、对错、美丑、幸福等问题的思考,非但并不深奥,甚至非常有趣,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事实上,如果我们知道国外一些小学早已开设哲学课程,如果阅读过类似《苏菲的世界》这样深入浅出、饶有趣味的哲学书籍,如果我们真心认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许我们就不会那么紧张。很多时候,我们下意识地反对往往来自于对未知的恐惧。此时,理性的第一反应,应该是了解和正视它,而不是匆忙地远离它。
  思辨的能力,其实也是哲学思维的一种。网络时代的舆论狂欢,放大了我们潜在的缺点,偏激的言论、混乱的逻辑、变动不居的标准,时时可见;而听从直觉的支配在命运中随波逐流,终其一生无法获得超越的思考,很多人其实深受不谙哲学之苦。这次反对小学开设哲学课程的言论,也从反面证明了相关课程开设的必要。
  当然,考虑到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诚如专家所言,“能否设计出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是这场教学探索成败的关键。”为扬州某小学的大胆尝试点赞,并祝愿能借他们成功的尝试,点燃哲学教育的星星之火,成为大众教育的常态。时评:不妨给小学哲学教育多一些肯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 请遵守晓木虫管理条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返回顶部